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王文郁)站在撫順煤礦博物館1號觀景臺向下俯瞰西露天礦礦坑,回填修復區(qū)生長出茂盛的連片喬木灌木。曾經風沙四起、危機四伏的深礦坑,如今變成滿目綠意的城市文旅畫卷,為全國礦山生態(tài)修復提供了“撫礦方案”。曾經的百年礦區(qū),在綠色低碳消費發(fā)展帶動下,底色更亮,底氣更足。
續(xù)寫故事新篇
擁有廣袤的森林和豐富水系的遼寧撫順,曾被譽為中國煤都。其中,撫順西露天礦經百余年開采煤資源后,如今大地裂谷般的礦坑在綜合治理過程中,見證了融合資源潛能發(fā)展生態(tài)游,城市重又擁抱綠水青山。
如史料所記,撫順地下煤層淺,易于挖掘。具有代表性的西露天礦出煤百余年,采掘后留下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2.2公里的巨大礦坑,一臺巨型采掘機在最底部如同隱身。經過6年來的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礦坑生態(tài)修復成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提供了重要示范。
生態(tài)修復礦坑滿眼都是綠。王文郁/攝
近年新落成的大官窯陶瓷文創(chuàng)園,匯聚了眾多陶瓷藝術家和匠人,傳承傳統(tǒng)陶瓷技藝,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
“有史料記載,大官屯以南地區(qū)有煤苗裸露在外,煤層距地面淺處,破土可得。加之此地土質極好,為燒制陶瓷器提供了原料,黑釉器的產量很大,在東北各地的遺址中都有發(fā)現。”6月18日,撫順大官窯陶瓷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永亮對記者說,大官窯是撫順地區(qū)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800多年前,這里燒窯的燃料已經廣泛使用煤。
陶瓷文創(chuàng)制作現場展示。王文郁/攝
王永亮說,文創(chuàng)園里經常舉辦陶瓷文化展覽,展示撫順地域特色的陶瓷藝術精品,推動陶瓷文化與現代文創(chuàng)產業(yè)融合;開發(fā)出一系列陶瓷文創(chuàng)產品,在傳播撫順歷史文化的同時,吸引了游客關注的目光。市民和游客參加陶瓷制作體驗活動,還能親身感受陶瓷從泥土到成品的制作過程。
漂流提質升級
酷暑時節(jié),親近滿目蔥綠之境,在水源豐沛之所嬉戲,呼入高含量的負氧離子,想想都能讓人一身輕松。河水豐盈,漂流全長12.8公里,兩岸森林茂密、怪石林立,位于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域內的紅河峽谷漂流景區(qū)(以下簡稱紅河谷漂流),就是這樣一處讓人能夠感受自然生態(tài)之美的所在。峽谷漂流還深度聯動筐子溝、南天門等景區(qū),打造生態(tài)游一站式目的地。
6月19日,記者走進紅河谷漂流調度室,看到監(jiān)控顯示屏上從高速路口至景區(qū)及景區(qū)全域的分畫面。
漂流安全再加新保護措施。王文郁/攝
“漂流的安全性向來為消費者所關注,今年新增設500余個攝像頭實施全方位巡查,構建起智慧化、立體化安全防護網絡,全面保障游客安全?!必撠熂t河谷漂流的現場指揮人員向記者介紹,景區(qū)今年緊緊圍繞游客安全和游玩體驗進行了全面提質升級,完成場地硬化13萬余平方米,鋪裝道路7公里,重點對餐廳、浴室、衛(wèi)生間等進行升級改造,實現顏值與功能雙進階。
經過2個多小時完成今年第一漂的人們上岸后,有人贊嘆漂流沿途看到的自然野趣和生態(tài)之美,也有人不停爭論在漂流水戰(zhàn)的勝負手,滿臉的意猶未盡。
紅河谷漂流運營專班代表楊玉新向記者介紹,景區(qū)今年在漂流末端增加真人CS軍事裝備體驗區(qū),引入軍事裝備模型及互動設備,為游客提供沉浸式軍事體驗。漂流游客水戰(zhàn)吃了虧,還可以選擇上岸接續(xù)再戰(zhàn)。
荒地化作樂園
“東林里以前是一片荒地,改造后讓人眼前一亮,不僅環(huán)境好了,舉辦各種活動也多了。我們這些老居民每次到東林里,看到這么熱鬧的場面,都感覺心情特別舒暢?!毙聯釁^(qū)榆林街道居民高明金說。
2024年以來,撫順市新撫區(qū)有效利用近百畝土地資源,先后投資1000余萬元,分兩期建成涵蓋文化廣場、大型舞臺、公共休閑區(qū)、露營帳篷營地、戶外動力樂園、訓練場地,集休閑娛樂、體育運動、商業(yè)活動于一體的大型文體旅商融合項目,已接待游客近百萬人次,同時提供了百余個就業(yè)崗位,更是帶動了周邊文創(chuàng)等產業(yè)的發(fā)展。
新建成的城市打卡地。王文郁/攝
家住新撫區(qū)南臺社區(qū)的劉先生在東林里大鵬火爆魷魚攤前掃碼付款后,在等待取烤好的魷魚時對記者說,去年夏季來了4趟東林里,今年這是第二次來玩,看看表演,吃點燒烤,再四處走走,這里是消夏的好去處。魷魚攤主說,去年經營了整個夏季,今年從“五一”假期開始經營,專項從事燒烤生蠔、扇貝和魷魚,每天銷售額在一二千元以上。
指向豎立于東林里建成前后的展板,新撫區(qū)委副書記張璐說,戲曲、音樂會等多種舞臺藝術在夏季輪番上演,傳統(tǒng)花燈、現代光影、互動演藝和特產美食融于一體的城市樂園,能滿足全年齡段人群夜間文旅消費。以“文化+活動”為引擎,在東林里舉辦的各類活動百余場,這里成為撫順城市的新名片、游客爭相打卡的流量高地。
高鐵連通新希望
沈佳高鐵沈白段(起自沈陽北站,終至長白山站)建成通車后,從沈陽市坐高鐵到撫順只需8分鐘,撫順市將深度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高鐵沿線輻射撫順域內的薩爾滸、大伙房水庫、三塊石、赫圖阿拉城、紅河谷漂流等16處景區(qū),撫順與沿線城市協(xié)同發(fā)展生態(tài)游更便捷。
“等待今秋高鐵線路如期開通,高鐵時代的開放脈搏在撫順大地強勁躍動,撫順市文旅融合、冰雪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必將展現新氣象?!睋犴樖薪煌ㄟ\輸局副局長趙永強說。
市民和游人觀看燈光秀。王文郁/攝
晚風吹過撫順月牙島,渾河岸燈光秀利用現代燈光技術,打造出美輪美奐的燈光景觀。不同色彩、形狀的燈光與渾河的波光粼粼相互映襯,伴著音響效果,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圖案和場景,如夢幻的星空、靈動的水幕,為市民和游客帶來震撼的視聽盛宴。而高鐵帶來的便利快捷,讓到撫順月牙島看燈光秀,變得近在咫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