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張文章)開在鬧市的實體金店稱購買黃金可“金生金”,到期還可保底收益,你聽到這些會不會動心?9月上旬,福建多家萊瑞珠寶門店關店進行“內部整頓”,負責人失聯(lián),再次引爆黃金托管騙局。不少消費者本想著能“投金得金”穩(wěn)賺一筆,最終卻落得本息無歸。這并非福建第一起“金生金”騙局。近兩年來,福建已經持續(xù)發(fā)生多起“金生金”騙局,相關部門也多次發(fā)布風險提示,提醒民眾防范以銷售黃金珠寶為名實施非法集資的行為。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深入調查,揭開“金生金”套路。
“國企品質 ”跌落神壇
萊瑞珠寶多家門店閉店
“公司內部整頓,故暫停營業(yè)?!备=ㄈR瑞久諾珠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瑞珠寶)在福州的8家門店統(tǒng)一貼出的告示讓眾多萊瑞珠寶的客戶躁動不安。9月10日,在位于福州市湖東店151號的萊瑞珠寶湖東路分店,記者看到,原先金碧輝煌的珠寶店已經拉下門閘,上面貼著一張A4紙大小的暫停營業(yè)告示,落款時間為“2024年9月8日”,沒有注明發(fā)布告示的單位名稱。當天,記者在福州市817北路98號賢南大廈一層萊瑞珠寶八一七北路分店看到,店面上方巨大的廣告牌上寫著“萊瑞珠寶 國企品質 值得信任”,門口貼著手寫的“公司內部整頓,故暫停營業(yè)”,沒有落款時間和單位名稱。同樣,萊瑞珠寶融僑錦江店也是人去樓空;萊瑞珠寶樹湯路分店、金山分店、王莊店等門店均處閉店狀態(tài)。
萊瑞珠寶宣稱“國企品質 值得信任”。張文章/攝
依據企查查信息,萊瑞珠寶的門店目前大多處于存續(xù)狀態(tài),法定代表人均為沈某明,僅一家名為“福州萊瑞金鈺珠寶有限公司”顯示“正在進行簡易注銷”。
9月11日,記者來到萊瑞珠寶注冊登記地址福州市臺江區(qū)富閩時代廣場1號樓9層,發(fā)現(xiàn)這里大門緊鎖。透過透明的玻璃門,記者看到店內空無一人。墻上除了有“萊瑞珠寶”字樣外,還鑲嵌著“深圳萊瑞珠寶有限公司福州運營中心”字樣。隔壁一家食品企業(yè)員工向記者證實,這幾天的確未見萊瑞珠寶有人上班。記者撥打該公司注冊時留下的手機號碼,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
萊瑞珠寶辦公場所人去樓空。張文章/攝
記者查看萊瑞珠寶的股權穿透圖得知,萊瑞珠寶為深圳萊瑞珠寶有限公司100%控股,法定代表人為賀某林,屬于民營小微企業(yè)。而深圳萊瑞珠寶有限公司分別由湖南省株洲市刻字工藝廠控股69%、深圳萊瑞品牌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控股31%。其中,深圳萊瑞品牌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沈某明,占股99%。公開信息顯示,株洲市刻字工藝廠注冊資本僅7萬元,成立日期為1992年,該工藝廠對外投資了1家企業(yè)即深圳萊瑞珠寶有限公司,擁有行政許可1個。綜合來看,萊瑞珠寶并無“國有企業(yè)”屬性,其標稱“國企品質 值得信任”涉嫌誤導。
萊瑞珠寶的一位客戶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他看到店內“國企品質”的廣告,店員也常自稱有“國企”的雄厚背景,十分可靠。受此誤導,他在萊瑞珠寶購買了320多克實物金條。如今金店關門,金條無著落,本金更難找回。
大打“高收益+親情式”營銷牌
撬開老年人的錢袋子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萊瑞珠寶用的是“金生金”模式,宣稱顧客可以“買黃金賺黃金”,用折扣價出售黃金、買黃金可按比例贈送黃金、保底收益等方式吸引顧客與店家簽訂黃金訂購合同,只要顧客將黃金寄存店內一年后便可連本帶利拿回黃金或現(xiàn)金,年化率少則10%,多則15%。該公司黃金購買合同為三方協(xié)議,甲方是深圳市萊瑞珠寶有限公司,乙方是購買人,丙方是福建萊瑞久諾珠寶有限公司,收款收據則由深圳市萊瑞珠寶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在一份早期店員給顧客測算的購買收益方案中看到,假如顧客購買1000克黃金,按當時金價每克481元計,總花費48.1萬元,一年后到期可拿53.15萬元,凈掙5.05萬元,年化收益率10.5%。同時萊瑞珠寶門店可贈送9克黃金、4個紅包等,業(yè)務員還可給返點2%,即9620元,贈品總價值合計達1.6911萬元,兩者合計年化收益率高達14%。
萊瑞珠寶湖東路分店開業(yè)時的店內海報。張文章/攝
蘇女士的家人購買了萊瑞珠寶的黃金。她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萊瑞珠寶用的是保健品營銷套路,狂打“親情牌”。老年人一方面擔心存款貶值,有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因親人陪伴少,有情感需求。萊瑞珠寶的業(yè)務員常會對老年客戶噓寒問暖,還會通過送產品福利、組織小聚會等方式對老人進一步“洗腦”。
在萊瑞珠寶王莊店,不少老年客戶紛紛訴說自己的投資數額,有的說投了38萬元、47.9萬元,投資過百萬的也有多人,最高的投了351萬元,但沒人拿到過黃金實物?!俺3Q埼覀冞^來吃餃子、吃粉干,請我們去唱歌,去飯店吃飯。平時常會送些紅棗、花生、大米、牛奶,態(tài)度好得很,還說在店內買黃金收益比銀行存款利息高,且安全有保證。”這些老年客戶反映,在這樣“高收益+親情式”的營銷攻勢下,簽約買黃金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其實,萊瑞珠寶“爆雷”早有端倪。據萊瑞珠寶門店的一位店員稱,幾個月前,就有客戶兌換黃金遭遇拖欠;7月份,公司拖欠員工工資;8月份,部分合同到期,客戶要求提取實物金、兌付現(xiàn)金,卻無法辦理。據該店員稱,許多員工也是受害者,在業(yè)績要求的壓力和高收益的誘導下,門店員工也紛紛投資購買大量黃金,有的還推薦親友參加,導致?lián)p失慘重。撥打老板電話,也沒人接聽。據悉,目前福州公安部門已立案調查,部分門店黃金飾品已在警方監(jiān)督下封存。
騙局“升級換代”
黃金托管“爆雷”事件頻發(fā)
福州珠寶商陳經理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金店黃金回租、黃金托管都是老騙術了,其共同特征就是消費者花錢買黃金,但拿不到實物黃金,只有商家口頭承諾或合同約定的未來“收益率”。近年來,部分黃金珠寶公司通過門店以銷售返利、延期交付、溢價回收等方式開展經營活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售后回租??蛻粼邳S金珠寶公司的門店購買黃金珠寶,不提取購買的實物,轉而同另外一家從事租賃業(yè)務的公司(一般與黃金珠寶公司有關聯(lián))簽訂黃金珠寶的租賃合同,在合同中約定由租賃業(yè)務公司定期給予客戶固定的租金回報;另一種是售后托管??蛻粼邳S金珠寶公司的門店購買黃金珠寶后,不提取購買的實物,而以代為投資、加工、銷售等為名,與另外一家公司(一般為黃金珠寶公司的關聯(lián)公司)簽訂黃金珠寶代管(加工、銷售)協(xié)議,由關聯(lián)公司承諾在代管期內給予投資人一定的固定收益,或到期以約定的價格進行回購。
時下,黃金托管類營銷騙局還在“升級換代”,購買合同更“規(guī)范”、營銷手段更隱蔽更有效、預期“獲利”更多更有誘惑力。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近兩年福建已發(fā)生多起珠寶公司黃金托管“爆雷“事件。
2022年,福州“金隆金行”以“保底回收黃金”模式招攬客戶,如500元/克購買的金條,公司將在一年后以535元/克的價格回收,確??蛻粢荒旰罂少?%的利息。福州一家金店在“保底”基礎上,以“加贈”并回購黃金的模式開展實物黃金理財項目,金店按7.2%的比例“加贈”克數給消費者。
廈門一家珠寶公司則給消費者吃“定心丸”,消費者購買后,不僅可獲附贈黃金克數,店家還提供“黃金首飾”作為質押物,65人受誘騙參與投資。警方接到舉報后該珠寶店查扣了700余件首飾,經鑒定,無一是真黃金。
2023年底,福州丫丫珠寶有限公司打著“中銀金行”金店的招牌,以“8%的贈金+半年后的黃金溢價”吸引顧客到該公司簽訂《黃金制品訂購協(xié)議》,合同兌付時間也提早至半年。結果今年6月,該公司旗下3家門店全部閉店走人。
此次福州萊瑞珠寶黃金托管事件牽扯面更廣、人數更多,金額則更大。
珠寶店無托管資質
投資黃金需謹慎
近期,福州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辦理了一批涉黃金托管合同糾紛案。法院認為,黃金托管的交易模式已明顯超出一般黃金飾品的零售業(yè)務范疇。金店承諾回購黃金,涉及黃金收購業(yè)務,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對于金店保管客戶的黃金并于合約期滿后按實時融通金價格進行回購,該交易行為實質上是為客戶提供將黃金轉化為投資理財產品的資產管理業(yè)務,屬于金融業(yè)務范疇。而這些金店并無金融牌照,開展金融業(yè)務可能對金融秩序造成擾亂。金店在收取客戶購金款后并未實際交付黃金,而是承諾到期贈金并回購,該模式有以承諾利息回報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之嫌。該法院指出,金融是特許行業(yè),必須持牌經營,市場主體從事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代客理財等金融業(yè)務必須經國家金融監(jiān)管部門批準,僅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而沒有獲得國家金融監(jiān)管部門批準不得從事金融相關業(yè)務。
上海錦天城(福州)律師事務所蔡思斌律師指出,金店要求先寄存黃金一年后返還,其目的是占用公眾資金,而金店不過給購買人一個收益承諾,其性質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前不久,福建省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布《金價飆升引關注 小心金店托管服務涉嫌非法集資》提示,提醒廣大群眾,實物黃金托管受嚴格監(jiān)管,僅限于金融機構設立,金店不具備此類業(yè)務資質,投資者應審慎選擇投資渠道,避免陷入非法集資陷阱?! ?/p>
福建省寶玉石協(xié)會會長王乃珠表示,黃金珠寶店核心內容是經營珠寶買賣,并無金融屬性,不可能有保底收益、高息托管的“好事”。而且黃金珠寶店開展經營活動簽訂合同時并無銀行等第三方監(jiān)管,消費者不要輕信黃金珠寶店的任何收益承諾,切勿被短期利益沖昏頭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