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日常購物中,消費者有時會注意到有些食品比如辣條、方便面調料包的包裝說明上寫著“輻照”或“輻照殺菌技術處理”的字樣,于是擔心這些食品會不會有放射性、吃了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那么,什么是輻照殺菌技術,輻照食品有放射性嗎?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食品輻照是純物理加工過程,輻照食品不接觸放射物質,也沒有放射性殘留,合規(guī)處理的“輻照”食品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購。
阮光鋒介紹說,食品輻照技術是20世紀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滅菌保鮮技術,主要是利用電離輻射,在食品中產生輻射化學與輻射生物學效應,達到抑制發(fā)芽、延遲或促進成熟、殺蟲、殺菌、滅菌和防腐等目的。輻照技術屬于冷加工技術,操作簡便、快捷環(huán)保,無化學藥物殘留,同時還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營養(yǎng)品質及風味。
食品輻照滅菌與放射性污染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受輻照的食品皆嚴密包裝,本身不直接接觸放射源,因此不會攜帶放射性。經過多年研究,輻照滅菌技術已經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制定了允許對一種或多種食品使用輻照的法規(guī)。
輻照滅菌主要針對不便于高溫或化學滅菌的食品。我國GB1852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輻照加工衛(wèi)生規(guī)范》規(guī)定,輻照食品的累積輻射劑量不應超過10kGy(kGy,吸收劑量單位)。輻照食品的種類應在GB14891規(guī)定的范圍內,包括熟畜禽肉類、花粉、干果果脯類、香辛料類、新鮮水果蔬菜、豬肉、冷凍包裝畜禽肉類、豆類、谷類及其制品等。
食品是否經過輻照技術處理,消費者享有知情權。GB7718—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guī)定,經電離輻射線或電離能量處理過的食品,應在食品名稱附近標示“輻照食品”;經電離輻照線或者電離能量處理過的任何配料,應在配料表中標明。
